周一我发了一篇,我家经常会给小 D "庆祝不完美"的故事(戳这里看旧文)。
留言里有人问,大 J ,网上都说奖励孩子会毁掉他的内驱力。。。这么奖励真的好吗?
这位朋友的担忧还是挺典型的。专门写一篇和大家说说。
就拿我自己来说吧,我到现在,还会奖励自己一个包包来激励自己每天运动,会奖励自己一杯奶茶,来坚持完成今天的工作……这种奖励方法我用在自己身上其实还蛮多的。
我每次看到这种"奖励会伤害内驱力"的热搜或者视频,有时候也不免自我怀疑:"大 J,你怎么能靠外在动力做事?为什么不能自觉运动、自觉完成工作呢?"
但,我转念一想,我就是靠着这样的方法,坚持运动了 11 年,几乎一天不拉的;也坚持写作了 10 年,每天至少产出 5000 字,到现在都要出第 8 本书了,我怎么就不算是一个内驱力很高的人呢?
所以你看,奖励用对了方式,是能激发内驱力的,对孩子也是一样。
因为我们大脑本身就有自己的奖励机制,分泌的多巴胺和血清素,都是在奖励我们多做喜欢做的事,教育不能违反人性,一刀切地说不能奖励孩子未免太绝对了。
那要怎么做呢?
我也会奖励小 D,但是我会遵循三个原则:
第一,用奖励帮助建立习惯。
就像我为了养成运动习惯,会设定目标并奖励自己一个包包一样。
对于孩子暂时不感兴趣的事,我们可以用奖励引导他迈出第一步。就像开车,起步最难,一旦动起来就容易多了。
第二,奖励的同时要解释"为什么"。
不要只说"按时睡觉,周末就带你去动物园"。
而要告诉孩子:身体和大脑都需要休息,休息好了第二天才能跑得更快、玩得更开心、去更多有趣的地方。
——这样孩子记住的不只是奖励,更是休息的意义和好处。
第三,抓住撤出奖励的时机。
奖励不是目的,养成习惯才是。习惯一旦形成,奖励就可以退场了。
就像我现在已经真心喜欢运动,不再需要包包来激励;小 D 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后,我专门和她办了一场"告别仪式",告诉她:"你看,表格贴满了,说明你已经能自己做到按时睡觉,不再需要贴纸帮忙啦!"
所以有时候,我真觉得育儿这件事不要太教条。
任何反人性的东西它都是不持久的,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只是看一个结论,就去说这件事"可以"还是"不可以",而是要更多地明白这背后机制是什么。
这样才能真正做个有智慧,不内耗,和孩子一起松弛成长的家长。
之前拍了视频,欢迎收看转发
( 温馨提示:如果暂时不方便播放,记得戴上耳机或调低音量再看哦)
我写了 3000 多篇的文章
如果你的问题我没来得及回复
欢迎点击下方标签直达相关内容找到答案哦
话题索引
早教兴趣班
亲子沟通相处
亲子阅读
性格培养
管教引导
睡眠刷牙
社交能力
家庭教育选择
好好吃饭
内驱力培养
书单推荐
幼小衔接
婚姻关系
美容健身
资源总结
正规配资平台官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