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80年代,日本经济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,人均GDP远远超过了英国和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。这个时期,日本各行各业飞速发展,国家的经济总量一度跃升为世界第二,仅次于美国。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让全球目光聚焦于它,许多人都认为日本将成为下一个全球金融中心,资本纷纷涌入日本,推动了国内房价的飞速上涨。
到90年代初,日本的房价已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高度。许多日本人开始投机房地产行业,通过贷款购买房产,坐等房价飙升,借此获得巨额利润。这种狂热的房地产投资虽然给不少人带来了财富,但也埋下了经济崩盘的隐患。最终,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,房价崩盘,成千上万的人陷入了破产的境地,日本经济也随之进入了漫长的“经济萧条期”,持续了三十多年。
展开剩余87%那么,为什么日本的房价会走向崩溃呢?在买房的日本人面临危机时,那些当初没有买房的日本人现在又过得怎样呢?日本的经济奇迹是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创造出来的,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震惊。二战后,美国对日本实施了七年的军事占领,不仅保障了日本国土的完整性,还通过一系列改革,改变了日本的政治和社会制度,为日本的复兴打下了基础。
为了彻底摧毁日本的军国主义,美国对日本进行了“民主与法制”的政治改造,并实施了土地改革,逐步瓦解了日本的半封建土地制度,极大解放了日本的农业生产力,同时也扩大了农村市场。这样,日本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。
与此同时,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,开始扶持日本政府,免除了日本的战争赔偿,这为日本的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。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,美军从日本大量采购军需物资,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。
在美国的帮助下,日本政府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,积极融入国际市场,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。通过国家干预,优化了企业结构,并吸引了国际先进技术,尤其是在芯片和计算机技术领域。到1968年,日本经济总量超越了西德,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距离二战结束不到二十年。日本的崛起吸引了全球的目光,许多投资者看好日本,纷纷涌入,推动了经济进一步繁荣。
80年代中期,日本的外汇储备突破900亿美元,位居全球第一。股市也攀升至四万多点,占据了全球股市市值的一半。此时的美国因与苏联的军备竞赛经济逐渐衰退,国内的反日情绪高涨,甚至出现了破坏日本汽车的现象。美国为了解决经济问题,联合西方国家向日本施压,迫使日本签署了《广场协议》。表面上看,这对日本似乎没有太大坏处,日元升值让日本人能用相同的钱买到更多商品,但实际情况却变得复杂。
日本的货币过剩问题开始暴露,同时日元的升值使得日本的出口受阻。为了寻求快速回报,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投入房地产和股市,导致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。日本的房价在短短几年内翻了20多倍,几乎每个人都在贷款买房。即使是一些原本并不急需住房的家庭,也加入了这个投资潮,炒房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
到了80年代末期,东京的房价已经达到惊人的高点,甚至有人戏称:“卖掉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”。然而,在房地产繁荣的背后,日本的实体经济面临困境。由于日元升值,日本的产品竞争力下降,导致不少企业亏损。为维持经济增长,日本政府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政策,试图刺激经济增长,但这并未能有效改善情况。
资金持续流入房地产市场,而实体经济却没有好转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日本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向市场投放货币,但投资者依然将资金投入房地产,房价不断攀升,越来越多人被吸引入局。尽管如此,日本的实体经济依然没有起色,政府只能继续降息。
在这种情况下,日本的经济变得对房地产依赖极深,许多人开始忽视房地产泡沫带来的风险。如果有人警告他们,劝他们不要继续投资房地产,往往会遭到激烈的反驳。人们普遍认为,日本经济如此强大,房地产泡沫最终会自我调节,不会造成灾难。
然而,泡沫的破裂是不可避免的。进入90年代,日本政府为了应对恶性通货膨胀,开始实施加息政策,试图收紧货币供应。随着货币供应的急剧减少,外资纷纷抛售日本房产,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开始崩塌。
1990年,短短一年内,日本的房价下跌了73%,股市也下跌了46%。几乎所有的银行、证券公司和工厂都陷入巨额亏损,大量企业裁员。许多人背负着巨额房贷,却失去了收入来源,陷入困境。自杀率飙升,许多人选择跳楼结束生命。
尽管如此,仍然有一些人抱着房地产会反弹的幻想,继续等待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看着曾经价值数亿元的房产跌至几百万元却无人问津,终于明白泡沫破裂的现实。与此同时,许多日本人为了生计不得不投身“援交”行业或是增加打工收入,以维持生活。
在房地产崩盘后的三十多年里,日本经济始终处于萧条状态。许多人除了每月偿还银行贷款外,几乎没有多余的钱用于娱乐或其他消费。即使是日常开销,许多家庭也只能精打细算。而在这场经济灾难中,少数幸运的人成为了赢家,他们有的提前退出了房地产市场,有的则因为原本就没有购买房产的能力而逃过了这场灾难。
这些幸运者用较少的钱购入了曾经价值数亿元的房产,迅速完成了财富的逆袭。多年来,这些曾经无法企及的豪宅,成为了他们低价购得的“财富象征”。而那些曾经豪华的住宅,如今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这些教训也让日本人意识到,房屋只应作为基础消费品,而不是投资工具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房屋逐渐不再是日本人追求财富的手段,租房成为了更常见的选择。尤其是在政府提供住房补贴和便利的交通设施下,许多年轻人选择租房而非购房,住房市场的租赁需求大大增加。
今天,尽管日本经济仍未恢复到崩盘前的状态,但日本人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。他们的经历警示我们,房地产市场如果形成泡沫,最终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。近年来,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在蓬勃发展,许多人纷纷涌入这一市场。我们不得不提醒大家,在面对眼花缭乱的楼市繁荣时,要保持冷静,以免重蹈日本的覆辙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配资平台官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